您现在的位置是:探索 >>正文

如何理解“宗教中国化”?宗教学者:适应社会 尊重规律 内外融通

探索82人已围观

简介  中新社重庆5月13日电 (记者 刘相琳)第二届巴蜀文化论坛13日在重庆开幕,80余名中国宗教团体负责人及宗教研究学者汇聚一堂,以巴蜀宗教文化为切入点,对宗教中国化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研讨。  本 ...

  中新社重庆5月13日电 (记者 刘相琳)第二届巴蜀文化论坛13日在重庆开幕,何理80余名中国宗教团体负责人及宗教研究学者汇聚一堂,解宗教中以巴蜀宗教文化为切入点,国化规律对宗教中国化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研讨。宗教尊重

  本届论坛以“中华文化与宗教中国化”为主题,适应社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、内外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和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共同主办。融通论坛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何理增强文化自信,解宗教中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,国化规律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。宗教尊重

  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、适应社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沈斌认为,内外天主教中国化是融通福音扎根中国、融入社会和长远发展的何理必由之路。天主教中国化不是要改变信仰,而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、融入社会。要从服从服务国家发展大局、服务于教会的牧灵福传使命出发,深入推进天主教中国化。

  沈斌说,做好天主教的教义教规中国化阐释,不能停留在神学经典的某些词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简单比附,而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,对神学经典和教义教规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、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阐释。

  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智海法师说,世界上曾产生过许多宗教,能存续至今的并不多,大多数因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,消失在历史长河中。中国现存五大宗教,也经历了逐步适应中国社会的复杂而曲折的过程。宗教中国化,是充分尊重宗教生存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。

 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胡诚林说,坚持道教中国化的实践路径,就是要解决和实现古老道教的当代化、同契化问题,不断推动当下道教在自身发展进步过程中,能满足其外在的社会要求及内在的信仰要求,进而实现内外融通、道俗同契的目标。历史告诉我们,国强则教兴。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,就是要求道教界在思想观念上除旧维新、吐故纳新,积极融入中国精神。(完)

Tags:

相关文章

  • “茶韵传道·围炉谈茶”活动在首尔举行

    探索

      中新网首尔5月25日电 (记者 刘旭)当地时间24日,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举办“茶和天下·雅集”活动之“茶韵传道·围炉谈茶”,中国驻韩国大使夫人谭育军女士、浙江省文旅厅副厅长李新芳、韩国亚洲新闻集团会 ...

    探索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中国—东盟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合作年开幕

    探索

     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冯歆然)2023中国—东盟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合作年开幕式25日在北京举行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出席开幕式并致辞。  刘国中表示,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与东盟国 ...

    探索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恭王府旧藏首次“回娘家”

    探索

    今年12月14日,恭王府博物馆将迎来创建40周年。近日,恭王府博物馆举办媒体见面会,发布了全新馆徽和40周年系列活动。恭王府博物馆馆长、党委书记冯乃恩表示,恭王府博物馆自1983年创建以来,经过历代恭 ...

    探索

    阅读更多


友情链接